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08日
近年来,黄河银行党委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关于持续向重点乡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部署,坚持责任压实到位、人员保障到位、资金落实到位、帮扶开展到位。2021年以来,全系统持续选派21名党员常驻中卫市兴海村、海乐村,红寺堡区康庄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,累计投入直接帮扶资金245万元,为巩固脱贫攻坚、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,用真情和实干诠释了“为农、帮农、惠农”的使命担当。
党建领航,筑牢基层战斗堡垒。黄河银行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。康庄村驻村工作队建立“党员联户”机制,在村部建造党建宣传阵地,设立“金融便民服务点”,累计服务村民2000余人次,并持续通过慰问困难党员、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,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兴海村、海乐村驻村工作队打造“移民新村党旗红”党建品牌,以促进产业兴旺、群众增收为落脚点,全面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,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。
产业赋能,激活乡村振兴动能。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,黄河银行三支驻村工作队立足村情,走访调研,明确需求,精准施策,为重点项目牵线搭桥,以金融之力激活乡村发展动能。康庄村驻村工作队提出“金融+产业”双轮驱动策略,协调农商行依托特色信贷产品,为农户、脱贫户累计发放贷款453户、4613万元,支持村民发展肉牛养殖、黄花菜、西瓜等特色产业,联合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建成标准化牛棚350余座,带动肉牛存栏量从1200头增至3800余头,户均增收1.6万元;面对西瓜滞销难题,驻村工作队多方联系销售渠道,帮助村民销售西瓜30余万斤。兴海村驻村工作队聚焦特色种植业,种植大棚6座,大力发展羊肚菌和葡萄种植;加强制衣帮扶车间建设,帮助60余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。海乐村驻村工作队创新“银行搭桥+企业联姻”机制,协助建成标准化吨袋加工车间,带动50余名移民群众年均增收3万元;发展标准化、订单式生态鹅养殖,2024年带动村集体收益5万元。
心系民生,普惠服务温暖民心。黄河银行驻村工作队始终践行“金融为民”工作理念,将民生福祉放在首要位置,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。康庄村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开展“民情大走访”,建立“问题台账”,着力解决灌溉用水、道路硬化等民生问题,协助村两委联系各部门为群众铺设路边面包砖3.5万平方米、治理内涝5处、治理内涝生产桥2座、南角湾压沙路5公里、柏油路2.6公里、维修南角湾农田引水渠700余米;兴海村、海乐村驻村工作队打造“金融+民生”服务体系,扎实开展“八必访”入户摸排工作,制定脱贫户和监测户金融帮扶计划,为200余户留守老人送去米、面、油等生活物资,用点滴行动温暖民心。加大教育帮扶力度,依托黄河银行助学基金会,对帮扶村的大学新生进行全覆盖资助,在“六一”儿童节等重要节点,为驻地小学捐赠学习用品,并组织优秀学生参加研学营活动,点亮乡村孩子求学梦想。四年来,累计为帮扶村投入教育帮扶资金173万元,共资助700余名小学生、1750名大学生。
治理创新,助力培育文明乡风。黄河银行驻村工作队既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,又是乡村治理的参与者,他们压紧压实帮扶责任,做实做细驻村工作,充分发挥“普惠金融服务+乡村振兴”桥梁纽带作用,围绕农户急难愁盼问题,持续在完善乡村治理、规范村规民约、创建文明示范村、倡导移风易俗等方面下功夫、见实效,以实际行动推动村容村貌和民风民俗持续向好、助力乡村文明建设。
四年来,黄河银行驻村工作队以脚沾泥土的坚守、心系群众的情怀,将金融活水注入乡村沃土,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、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。站在新起点、新征程上,黄河银行驻村工作队这支金融生力军将继续扎根乡村,以金融之力、实干之姿,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金融力量。
存款保险| 服务价目| 利率查询| 网点查询| 版权声明| 理财信息披露| 消费者权益保护| 执行标准
客户咨询电话:4008596555 / 0951-96555
版权所有:©2019 黄河农村商业银行 本网站支持IPV6
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315号
宁ICP备12000085号-4
微信公众号
手机银行